中尼关系:大小邻国间相处的典范——侯艳琪大使接受《大国外交》节目专访
4月29日,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大国外交》节目专访,采访全文如下:
一、侯大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4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也以视频方式出席了年会开幕式,她表示,作为创始成员国,尼泊尔始终对博鳌亚洲论坛所做工作给予高度赞赏。尼泊尔被称为“高山之国”,这个国家有哪些特点?在亚洲国家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答:主持人你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接受“大国外交”的采访。尼泊尔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曾长期从事对尼外交工作,担任驻尼大使以来,我同尼社会各界进行广泛接触,也实地走访了不少地区,认为尼泊尔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地理多样的雪域之国。尼泊尔是夹在中国和印度之间的“陆锁国”,国土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和辽宁省相当,却拥有平原、丘陵、高山等各种地形。不过正如主持人所讲,真正让尼泊尔闻名于世的是绝美雪山。在同我国毗邻的北部地区,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坐落着8座超过八千米的极高峰。巍峨壮观的雪山不仅是徒步登山者的天堂,更成为连接中尼友谊的纯洁丝带。
二是百花盛开的佛诞之国。尼泊尔总人口约三千万,却拥有上百个民族和语言,是名副其实的文化百花园。各种宗教信仰和谐共处,被誉为“神比人多”的国度。世界文化遗产兰毗尼是佛祖诞生地,唐代高僧玄奘曾亲到该地瞻礼朝拜,并将见闻记录在其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中。每年大量来自全球各地的佛教徒前来朝圣,我国在该地建有中华寺,已成为中尼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
三是和平发展的幸福之国。据调查,尼泊尔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2006年建立联邦民主共和制以来,尼泊尔努力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政治逐步转型,经济持续发展,有望在2026年脱离最不发达国家的行列。尼泊尔长期坚持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积极为亚洲大家庭的和平发展贡献力量,不仅是博鳌亚洲论坛创始成员国,还参与了南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合作组织。
好邻居要常走动。我也欢迎广大听众朋友们在疫情散去后,来尼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多元的人文风情。
二、班达里总统在开幕式的致辞中高度赞赏了中国近些年的发展成就。她表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富有远见和强有力的领导下,中国正加速推进包括社会正义在内的各方面发展进程,向世界传递出持久和平、稳定和共同繁荣的信号。
侯大使,近两年中尼领导人进行过多次互动交流。2019年10月,习主席对尼泊尔展开了一次历史性访问,将双边关系提升为“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去年5月,两国元首还进行了通话。当前形势下,中尼将如何沿着两国领导人确定的方向,坚定不移深化互利合作?
答:中尼山水相连,世代友好。1955年中尼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无论国际地区形势和各自国内局势如何变化,两国始终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是不同大小邻国间相处的典范。平等相待、友好合作、互利共赢已成为中尼关系的鲜亮底色和金字品牌,受到了两国历代领导人的精心呵护和两国人民的热情支持。
2019年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23年来首次访尼。同年尼泊尔总统班达里访华并参加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也是历史上两国元首首次在一年内实现互访。访问期间,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与繁荣明确了共同目标,世代友好体现了历史传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则定位了双边合作高水平。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主席与班达里总统两次通话,为两国关系把舵定向。班达里总统还多次致信习近平主席,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等,充分体现了“亲望亲好,邻望邻好”的深情厚谊。当前新冠疫情延宕反复,国际形势风云动荡,但我相信在两国元首的亲自引领下,中尼友关系一定会朝着既定方向更快、更好地发展,切实造福两国人民。
三、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班达里总统在致辞中,专门对中国政府提供的新冠疫苗和医疗设备表示了衷心感谢。
侯大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尼两国开展了哪些合作?跟我们分享一下这其中的生动故事。
答:患难之交最可贵。中尼传统友谊就是在一次次携手克难、同舟共济中不断巩固和升华。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尼泊尔各方慷慨捐款,支持中方开展抢险救灾。2015年尼泊尔遭受特大地震,又面临个别国家的禁运,人民生活十分困难。中国是第一个向尼伸出援手的国家,不仅积极参与抗震救灾,还成为尼最大的震后重建援助国。
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艰难的时刻,尼泊尔朋友立即行动起来。尼泊尔工业基础薄弱,几乎没有口罩生产能力,却千方百计地筹措到10 万只口罩,第一时间捐赠到使馆。尼友好组织、在校学生等也纷纷通过录制视频、烛光守夜等方式,为中国人民祈福鼓劲。部分留华尼医学生对中国充满信心,主动申请留在武汉,同中方同事一道奋战在抗疫前线。此外,面对西方污蔑指责中国抗疫政策,尼泊尔坚定秉持正义立场,为中国仗义执言,给我们极大支持鼓舞。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大国外交的责任担当。尼泊尔疫情暴发后,中国已通过多种渠道向尼泊尔提供了近2000万剂新冠疫苗,是尼最大的疫苗供应国。中国各省区市和民间组织也尽己所能,向尼援助大量的个人防护用品、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用品。特别是去年尼遭受第二波疫情冲击后,医疗资源十分短缺,很多患者因缺氧危在旦夕。在这关键时刻,在国内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紧急向尼空运了一批急需的氧气罐和制氧机,西藏自治区还利用区位优势,克服大量困难向尼援助液氧,搭建了一条跨越喜马拉雅山的生命走廊,帮助挽救了大批尼泊尔普通民众的生命。尼泊尔领导人和民众每每提及中方的帮助,感激之情都溢于言表。中尼患难真情在这场世纪疫情中再次得到有力印证,成为友谊的新佳话。
四、尼泊尔是中国在南亚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过去几年,两国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哪些进展?
答:中尼于2017年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尼泊尔成为重要合作伙伴。近年来,中尼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协调统筹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和两国人民“心联通”,取得了积极进展。可以说,两国领导人擘画的中尼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正在一步步成为美好现实。“要想富,先修路”,这条中国经验被我们国人所熟知,也是尼泊尔迫切希望学习和得到帮助的领域。为了帮助尼泊尔摆脱贫困面貌,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尼“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之一。我愿以此为例,向各位听众朋友们介绍中尼“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总结起来主要就是三个字“铁、公、机”,主要是一条铁路、两条公路和三个机场。
一条铁路指的是中尼跨境铁路。上世纪七十年代,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尼泊尔时任领导人时,表示要将青藏铁路修到加德满都去。习近平主席访问尼泊尔期间,强调中国将帮助尼泊尔实现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梦想。双方正稳步落实习主席访问成果,已签署了跨境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项目技术援助方案,我们还为尼方培训了一批铁路技术人才。不过这条铁路要穿过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面临着技术、资金、环保等问题,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稳步推进。我相信凭借中国高超的基建技术,这条承载两国历代领导人和人民梦想的铁路终将建成。
两条公路指的是从樟木口岸、吉隆口岸分别通往加德满都的公路。这两条公路目前是两国陆路联通的主渠道。前者阿尼哥公路是以主持修建了北京妙应寺白塔的尼泊尔著名工艺家阿尼哥命名的,充分体现了这条路的重要意义。新冠疫情暴发后,大量生活和抗疫物资通过这两条运输大动脉源源不断从中国运抵尼泊尔,为尼抗击疫情、保障民生、发展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两条公路尼方一侧沿线地质条件恶劣,经常因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中断,中方还积极协助尼方开展保通工作,其中阿尼哥公路三期保通前不久刚刚顺利竣工。
三个机场坐落在尼国内最知名的三个大城市。对于尼泊尔这样的内陆国来说,空中联通是其对外交往、吸引外国游客的重要途径。中国积极参与尼国际机场的建设。在尼泊尔旅游胜地博克拉,中方援建的博克拉国际机场已经拔地而起,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3月底访尼期间,视频出席了该项目竣工交接仪式。中企承建的兰毗尼佛祖国际机场也于日前完成校准飞行,将于5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加德满都特里布文国际机场是目前尼唯一的国际机场,中国企业提前128天完成该机场跑道及平滑道改建项目,充分展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
此外,中国援建的加德满都内环路、中企参与建设的东西公路等项目,都为改善尼国内联通水平、提升尼经济社会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近年来在尼泊尔“汉语热”“中国热”不断升温,中尼人文合作有哪些亮点?未来还有哪些发展空间?
答:中尼友谊源远流长。早在1600多年前,中国高僧法显、尼泊尔高僧佛驮跋陀罗就互访对方国家,合作翻译了流传至今的佛教经典。唐代时,尼泊尔尺尊公主同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所以尼泊尔人民常说,中尼不仅是好邻居,更是好亲戚。延续千年的人文交流在两国语言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尼泊尔语中的荔枝、豆腐等词语都来自中国,发音同汉语几乎完全相同。尼泊尔人民喜爱的美食Momo,其实就是中国的“蒸饺”或“蒸包”,Momo的发音也和藏语一模一样。正是这些友好佳话,激励着两国人民世世代代相知相亲、携手前行。
1955年两国建交后,人文交往合作继续蓬勃发展。一批批尼泊尔友人赴华学习或工作,回国后已成长为尼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这些曾经的留华学生还组建了阿尼哥协会、尼中文教协会等友好组织,共同致力于推进中尼友谊。日前,我出席了《毛泽东的诗词:评论与分析》尼文书籍发行式,译者就是尼家喻户晓的文学家、翻译家百岁老人乔希先生,他早年曾在华从事播音工作,在期颐之年仍笔耕不辍,为促进两国语言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正是因为这一代一代有识之士的传承,使得会说中文的尼泊尔年轻人比比皆是,街道上随处可见中文招牌。
随着中尼关系进入新时代,大量中资企业来尼投资兴业,疫情前中国已成为尼第二大外国游客来源地。为了抢抓工作机遇,实现个人成长成才,尼泊尔掀起一波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新热潮。目前,我们在尼著名学府加德满都大学和特里布文大学设有两所孔子学院,累计注册学员超过3万人。此前还有上百名汉语志愿者教师分布在尼各地中小学校,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中国驻尼使馆也积极创造条件,满足尼民众的学习热情。我们每年会为尼提供上百个政府奖学金,联合中国文化中心等机构积极开展中文歌曲比赛、视频征集等形式多样的汉语推广活动。中文和中国文化在尼泊尔越来越受欢迎,这必将进一步促进两国人民间的心相通。
六、说到中尼关系,就不得不提位于两国边界的“珠穆朗玛峰”。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同班达里总统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可以说,珠穆朗玛峰也是中尼两国传统友谊的长久象征。面向未来,中尼两国如何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推动中尼关系及双边合作进入新时期呢?
答: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也是中尼界峰,是两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的自然资源。2020年12月,习近平主席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为海拔8848.86米,这也是两国专业技术团队合作测量的新高度。尼泊尔人民称珠穆朗玛峰为萨迦玛塔峰,同样把它看成两国友谊的神圣象征。在珠峰两侧的中尼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艰巨任务。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尼泊尔也在积极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尼方迫切希望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城市治理、脱贫等方面与中方加强合作,获得中方的支持和帮助,两国在互联互通、应对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未来大有作为。
作为友好邻邦,尼泊尔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也是践行大国外交的第一线。我们驻尼泊尔使馆全体人员,正在坚定地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传承和弘扬好中尼传统友谊,坚定地推进落实习近平主席访尼成果,高质量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我们正努力把尼泊尔打造成我国同南亚国家合作的高地,这不仅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更能让全世界都见识到中国在处理同周边小国关系时展现出的大国外交风范和气派。
该采访于5月1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特别节目《大国外交》播出。